自2001年1月以来,我们采用鼻翼下缘内侧及鼻翼外缘月芽形组织切除术纠正鼻翼肥厚患者17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美容效果,现就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17例,其中女性14例,男性3例,年龄19-42岁。所有病例的鼻翼均肥厚宽大,11例伴有不同程度的鼻翼下垂(侧面观遮住鼻小柱)。其中4例伴有低鼻梁或鞍鼻畸形,1例伴有单纯鼻尖低平。
2 手术方法
2、1手术设计
常规备皮(剪除鼻毛)消毒铺巾,用亚甲蓝沿鼻翼外缘(鼻翼沟)设计弧线a,上端在鼻翼外缘起点处,下端在鼻翼外缘底部并沿续向内上约0.3-0.5cm处,在弧线a上方作弧线a',首尾相交呈月牙形。沿鼻翼下缘作弧线b,根据纵向切除量在鼻翼下缘内侧作弧线b',两弧线起点可根据情况而点,末端止于鼻翼内缘底部,两弧线首尾相交呈月牙形。以上两个需切除的月芽形组织a a'与b b'的宽度应根据鼻翼肥厚宽大的严重程度而灵活设计,如鼻翼过宽者以鼻翼外侧切除为主,应增加a a'的宽度;鼻翼过长者以鼻翼侧后壁切除为主,应增加b b'的宽度,而双向肥大者则a a'与b b'两者均要加大切除宽度,a a'的最大切除宽度为0.4-0.7cm, b b'的最大切除宽度为0.3-0.6cm。
2、2手术操作:在1%利多卡因加肾上腺素溶液行局部浸润麻醉下沿标记线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锲状切除上述两个月芽形组织a a'与b b',其中鼻翼外缘(a a')的下半部全层切开,上半部作锲形切除;鼻翼下缘(b线)切口方向平等于鼻翼壁,鼻翼内缘切口(b'线)进刀方向垂直于鼻翼壁,切除之b b'为锲状组织。应注意两侧等量切除,分层精细对合缝合,a a'切除后先闭合鼻腔后壁切口,并塑形固定缝合,鼻翼外侧的切口瘢痕则位于鼻翼沟;b b'切除后鼻翼缘内翻缝合,使切口瘢痕隐蔽于鼻翼下缘内侧。对其中4例伴低鼻梁或鞍鼻者同时行隆鼻术,1例伴有单纯鼻尖低平者同时在鼻尖部置入雕刻成型的自体耳甲软骨以抬高鼻尖。
3 注意事项
(1)术前仔细观察双侧鼻翼肥厚宽大的程度,初步确定需切除的锲状月芽形组织量的多少,并作好与患者的充分交流与沟通/
(2)手术中应时刻注意两侧的对称性,做到切除的量、切除缝合的部位尽可能对称并精细对合缝合,术后3-6个月要求切口外用康瑞保等药物抗瘢痕治疗,以提高患者术后的满意度。
(3)本手术可以与隆鼻术、鼻尖抬高或缩小术等鼻部其他美容手术同时进行,这样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鼻部的整体美容效果。
4 结果 本组17例术后鼻翼肥厚较术前均明显改善,鼻孔宽大明显缩小,鼻翼变薄,手术瘢痕隐蔽,整个鼻部外观更加协调,增添美感。所有患者均感到满意。
5 讨论
鼻子处于颜面的中央,其外形对人的容貌有圈套影响,素有颜面之王的美称,每个人都期望有一个协调并有美感的鼻子,因此鼻外形有缺陷的患者大多非常渴望得到修复或改善。整形外科 医师以往对鼻翼整形多为外伤缺损和畸形等修复,而对先天性鼻翼肥厚的美容手术往往不重视,报道亦较少。鼻翼肥厚是鼻部的一种美学缺陷,多见于黄色人种和黑色人种,在临床上也较常见,并常与鞍鼻、鼻头圆钝等合并存在,严重者其往往给人以粗鲁或愚钝的感觉。
有学者对国人的鼻子进行过测量,提出了国人正常鼻子的参考数据,并对鼻翼肥大患者的鼻翼、鼻孔进行对照,为鼻翼肥厚的美容手术治疗提供了参考数据。通过仔细观察我们发现,鼻子的美感与种族、性别、脸型、五官的协调等密切相关,而且还要看是否符合本民族的特点和审美标准因此作者认为很难用一个精确的数据单从一个鼻翼的长宽比例说明该手术需切除组织量的多少。因此该手术的两个需切除的月芽形组织量的多少主要依据我们整形美容医师的审美观结合患者对术后的期望值而定。
该手术的切口位于鼻翼沟及鼻翼游离缘内侧,手术暴露良好,手术操作较为方便,但由于鼻子处于面部的显要位置,术后鼻翼部位的一些细小的缺陷都会变得明显,比如鼻翼、鼻孔两侧不对称,鼻翼沟、鼻翼下缘术后弧线不协调等。因此,术前应与口才进行仔细沟通,手术设计时要仔细测量,术中要精确对合缝合,时时注意两侧鼻翼、鼻孔的对称性,以提高患者的手术满意度。由于该手术从纵横双向切除部分鼻翼组织,纠正了鼻翼长度,缩小了鼻孔周径,术后鼻翼肥厚较术前均明显改善,整个鼻部外观更加协调,增添美感,并且手术切口瘢痕隐蔽、细小达到了良好的美容效果。